回首頁

背景圖

蛇類的特徵
蛇類身體沒有四肢,牠們全身佈滿了細小的鱗片。蛇類因為缺少眼瞼和外耳孔,所以牠們不會眨眼、也只能聽到頻率比較低的聲音喔。有些蛇的牙齒具有毒腺,在咬住獵物之後注入毒液來麻痺獵物。雖然蛇沒有腳,但是牠們卻是厲害的爬行高手。棲息在陸地上的蛇類,牠們常常因為體型或是地形的關係,而採用不同的爬行方式。
蛇的爬行方式
蜿蜒爬行
這是最常見的蛇類爬行方式,牠們的身體會彎成S形,靠肌肉收縮和地面摩擦力來讓身體前進。
圖片

直線爬行

直線爬行
一些粗壯的蛇類,例如蟒蛇。因為體型的關係,常常使用這種爬行方式。有些蛇在攻擊獵物前,也會用這種爬行方式來靠近獵物。直線爬行的速度比蜿蜒爬行慢很多。牠們會用腹部鱗片和地面接觸,然後靠肌肉和表皮向前推擠,像毛毛蟲一樣,用推擠的方式前進。
手風琴式爬行
蛇類在攀爬圓形的枝條或樹幹時,常常會使用手風琴式的爬行方式,甚至綜合使用蜿蜒爬行和手風琴式爬行。牠們會先固定身體的一些點,向前以後再固定已經向前的身體部分,然後移動剛才負責固定的身體部分。身體彎曲拉直的動作,很像演奏中的手風琴風箱。
圖片

側彎躍行

側彎躍行
在摩擦力比較小的泥地或是沙地,蛇類常常會用這種方式爬行,來節省力氣,例如響尾蛇。尤其在炎熱的沙漠,用側彎爬行也可以避免和沙子接觸太多而體溫過高。牠們的身體會彎成對稱的S形,同一時間內身體只有兩個點會和地面接觸,其他部分都會懸空,從身體側面的方向前進。和地面接觸的點也會隨著身體擺動而慢慢向身體後方移動。
圖片

百步蛇

台灣六大毒蛇
百步蛇
分布在台灣中低海拔地區,曾遭大量捕捉,現在已很少見,是台灣唯一列入瀕臨絕種的爬蟲類。牠喜歡晚上出來活動,愛吃蛇類、蜥蜴和野鼠等,有一對大毒牙,具有毒性很強的血液性毒素,是致死率第一的台灣毒蛇。體型屬於中型蛇類,頭部呈三角形,身體兩側有帶黑邊的三角形深棕色斑紋,喜歡將身體盤成一堆,出現在山谷叢林或石堆,常躲在不容易被發現的落葉堆裡。蛇媽媽為卵生,6-8月為產卵旺季,每窩生下12~35枚軟卵,在蛇媽媽保護下,約1個月孵化出蛇寶寶。
圖片

雨傘節

雨傘節
分布在台灣低海拔地區,以及香港、海南島和雲南等地。出沒在水邊比較陰溼的環境,喜歡晚上活動,愛吃泥鰍、鱔魚、蛙、蛇和蜥蜴等。牠性情溫馴,但有劇烈的神經性毒素,致死率和百步蛇不相上下。屬於長約140公分的中型蛇類,身體細長,頭部和背面為黑色,背部有黑白相間的橫條紋,腹部是黃白色,腹部鱗片有淺黑色的斑點。蛇媽媽為卵生,在8-9月交配,每窩生下3~20枚卵,春末至夏季產卵,約1.5個月後孵化出蛇寶寶。
圖片

龜殼花

龜殼花
分布在台灣中低海拔地區,以及中國的海南島、雲南、廣西、浙江,印度、緬甸、越南等地。喜歡在夜晚出沒,愛吃蛙、蛇、鳥類和野鼠等小動物,有長毒牙,毒液量大,為出血性毒素,常出現在山坡地草叢或森林,攻擊性強不怕人,常把自己捲成一團、頭部上翹,作防衛狀。屬於約130公分的中型蛇類,頭部為明顯三角形,呈深棕色,從鼻子經眼睛上方到頸部,與從眼至口角各有一條黑色縱紋,頭部後方還有菱形深褐色斑紋;身體背部是淡棕色或棕色,中央有一道較大、帶黑邊的深色波浪斑紋,兩側各有一道較小、帶黑邊的圓形深棕色斑紋,有保護色作用;腹部是灰棕色,腹部鱗片有淺白色斑點。蛇媽媽為卵生,夏末產卵,每窩生下3-24枚卵,在蛇媽媽的保護下,約1-15個月孵出蛇寶寶。
圖片

赤尾青竹絲

赤尾青竹絲
分布在台灣中低海拔地區和綠島、蘭嶼,以及中國海南島、四川、廣西、江蘇、吉林省東南、長白山,與印度東北邊、緬甸、泰國至越南等地,是台灣陸地毒蛇中唯一非保育蛇類。喜歡晚上出沒,在山區或河流附近等蛙類較多的地方活動,最愛吃蛙、蜥蜴、鳥和小型哺乳類。牠動作緩慢,常坐等獵物上門,攻擊性強,毒性不強,為血液性毒素,但也曾咬死人。屬於體長約80公分的小型蛇類,頭部為三角形,眼睛為紅色,有頰窩,背面鱗片很小。全身為綠色,但尾端磚紅色;腹面淺綠或黃綠色。雄蛇身體兩側有白色和紅色線紋,白線在上,紅線在下;雌蛇只有白色線紋;少數身上沒有線紋。蛇媽媽為胎生,夏季生產,每窩生下2-15條蛇寶寶。
圖片

眼鏡蛇

眼鏡蛇
分布在台灣中低海拔地區,與香港、海南島和中南半島等地。喜歡在白天和夏天黃昏時活動,常出沒於山坡、丘陵地邊緣,愛吃泥鰍、鱔魚、蛙、小蛇、蜥蜴、鳥和野鼠等。攻擊性強,還會噴毒液,為劇烈的神經性毒素,身體有2公尺長,屬大型蛇類。遇到危險時頭部翹起,露出一對帶黑邊的白斑,像戴眼鏡一樣,所以叫「眼鏡蛇」,頭形又像吃飯的飯匙,也叫「飯匙倩」。背部是暗棕、淡棕或黑色,有十幾條淡黃色狹環;腹面淡黃或暗灰色。蛇媽媽為卵生,春末交配,夏季產卵,每窩生下9-25枚卵,在蛇媽媽保護下,約1.5-2個月孵化出蛇寶寶。
圖片

鎖鏈蛇

鎖鏈蛇
分布在台灣東部和南部中低海拔地區,數量稀少,為台灣特有亞種。喜歡山坡和沿海平原的環境,愛吃青蛙、蜥蜴、蛇、鳥和鼠類,攻擊性強,有致人於死的劇毒,被激怒時會發出「嘶嘶」刺耳的聲音。屬於身長約150公分的中型蛇類,體型粗短,頭部略呈三角形,無頰窩,背面鱗片很小,有三列具白邊的黑棕色橢圓斑紋,背部中央列最大,側列較小,與中列相間,因為斑紋像相連的鎖鍊般,所以叫「鎖鍊蛇」。腹部灰白色,腹鱗有半月形黑斑。蛇媽媽為胎生,每窩生下20-63條蛇寶寶。
毒液種類介紹
蛇毒主要有三種:出血性毒素(hemotoxins)、神經性毒素(neurotoxins)和肌肉性毒素(myotoxins),一般認為蝮蛇科毒蛇的毒液多為出血性毒素,蝙蝠蛇科毒蛇的毒液多為神經性毒素,而海蛇科和闊尾海蛇科毒蛇的毒液多為肌肉性毒素。毒蛇的毒液成分複雜,為約20種以上蛋白脢的混合物,至少也有6-12種。每一種蛋白脢都有特定功能,有的專司消化,有的具有癱瘓獵物運動的作用。

幾種較為人知的蛋白脢有:膽鹼脂脢-大部份可在蝙蝠蛇科毒液發現,它會攻擊神經系統造成肌肉鬆弛,並中止神經傳導,造成獵物死亡;L-氨基酸氧化脢-可在某些蝮蛇科毒液發現,毒液呈黃色,具消化功能,並啟動其它蛋白脢作用;玻尿酸素-大部份毒液可見,協助其他毒素加速作用;蛋白質消化脢-普遍發現於蝮蛇科毒液,協助毒蛇加速消化食物,也是在遭毒吻的人類身上見到大面積組織傷害的一種蛋白脢;三磷酸腺甘脢-大部份毒液可見,尤其是蝮蛇科毒液,主要作用在麻痺、癱瘓獵物;磷酸二脂脢-見於所有毒蛇毒液,麻痺獵物的心臟跳動。其他脢素的功能則還在研究中。
遇蛇處理方式
蛇不會主動攻擊人,除非被激怒後為了自衛才會咬人。毒蛇製造毒液很不容易,因此主要用在獵食,若不是情非得已,牠一點也不想把珍貴的毒液浪費在人類身上。當我們在野外遭遇毒蛇時,應鎮定不要奔跑,因為毒蛇比你更緊張,這時要保持不動或緩慢後退,讓出空間離開。毒蛇在咬人前會有警告動作,如果不幸被蛇咬,要注意「九要」和「四不要」:

圖片

眼鏡蛇

1、保持冷靜:保持冷靜是被蛇咬後能活命的唯一法則,從被咬到毒發有很長一段時間,不要因慌亂而浪費救援時間。

2、儘量吸出或擠出毒液:毒液屬蛋白成份,只要嘴巴沒有傷口即使吃進肚子也無害,因此要趕快吸出毒液。

3、拔掉珠寶或手錶等首飾:蛇咬後傷口會腫脹,所以要取下首飾,防止更大傷害。

4、記錄被咬時間:傷口腫脹速度就是毒液量多寡的最佳判斷指標。

5、將被咬四肢放低於心臟位置:如此可減緩毒發時間。

6、儘速送醫:趕快赴醫院打血清疫苗,這是治毒的唯一辦法。

7、儘速將毒牙移開傷口:尤其是神經性毒蛇如雨傘節和眼鏡蛇等,因為牠們的毒牙短小,毒液量多寡與咬住時間成正比。

8、記住蛇的特徵:若是毒蛇,將特徵描述給醫師,可施打正確血清以爭取治療時間。

9、施打破傷風疫苗

10、不要自己割傷口:有些被毒蛇咬傷的患者,最後不是因蛇毒而是因割傷自己而致死。

11、不要用彈性繃帶:若用彈性繃帶將毒液侷限在小面積部位,會加深該部位傷害。

12、不要喝酒:有人以為喝酒可解毒,其實酒只能加速血液循環,使毒液更快發作。

13、不要冰敷:冰敷會造成更大傷害,很多患者都是因冰敷導致截肢。